多個地區地表溫度將逼近50°C 據2008年第10期美國《地球物理學研究通訊》載文報道,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研究專家小組近日發布《2007年度全球氣候變化研究報告》,預測從1990年到2100年的一個多世紀時間里,地球表面平均氣溫將可能升高1.1°C至6.4°C,到本世紀末,地球表面可能出現極端炎熱天氣。 報告指出,由于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有增無減,自然生態破壞嚴重,全球變暖的趨勢越發明顯,地球表面溫度不斷升高,預計到21世紀末期,地球上很多地區的地表溫度將逼近甚至超過50°C,將出現名副其實的災難性天氣。 荷蘭皇家氣候研究所的安德里亞?斯特爾研究小組長期跟蹤研究全球氣候變暖,他們研究的核心課題是:究竟地球何時會出現預測中的極端炎熱天氣。基于分布在多個國家的17個氣溫觀測站多年來的研究數據,科學家們進行了嚴格的模擬歸納推理,最終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研究結果:在本世紀末,世界上很多地區的地表溫度都將超過50°C,尤其是澳大利亞、印度、中東、北非和南美地區。而且,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處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在本世紀前半段的氣溫升高速度將明顯快于世界其他地區,并呈現出緩慢逐步升高的規律性,在2050年,印度的氣溫就可輕松突破48°C的高溫。而在南歐和美國的絕大部分地區,2100年時平均溫度才將超過40°C,屆時法國南部...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32
近30年來,中國沿海海平面總體上升了9厘米;到2050年,中國沿海海平面還將比2000年上升13至22厘米……日前,國家海洋局發布了近期海洋領域取得的重大發現。 研究表明,近30年來中國沿海海平面總體上升了9厘米,其中,天津沿岸上升最快,為20厘米,上海次之,為12厘米,遼寧、山東、浙江都超過了10厘米,福建、廣東較低,為5到6厘米。 總體趨勢為“北高南低”,天津沿岸和長江三角洲地區上升較快,福建和廣東沿岸上升較緩。根據預測,未來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趨勢還將進一步加劇,與2000年相比,2050年中國沿海海平面將上升13到22厘米。 此外,我國近海海冰也呈逐漸消融的趨勢:從上世紀5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渤海海冰等級平均為3級,8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氣候變化,渤海海冰冰情偏輕,冰級變為年均2級,并且結冰面積減少了20%。1990年以后,渤海冰期從120天縮短為80天,大約減少了三分之一。初步分析,渤海海冰減少與中國近海海溫升高的趨勢是一致的。 研究顯示,根據我國沿海16個海洋臺站的海溫資料分析表明,在最近43年(1963至2006年),我國沿海年平均海溫大約上升了0.7°C。冬季增暖更顯著,升幅達1...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65
節能環保在人們眼中似乎是一件費心費力的事情,而美國芝加哥展出的一座環保住宅卻以種種鮮活實例告訴人們――原來環保可以如此簡單。 美聯社5日撰文,詳盡介紹了這座住宅節能環保的各種創新理念。 環保住宅 這座環保住宅名為“聰明屋”,由建筑師米歇爾?考夫曼設計,占地232平方米,在美國芝加哥市科學和工業博物館外向公眾展出。 這次展覽將持續到明年1月底,目的是向公眾展示把環保理念融入的住宅以及日常生活并不是件困難事。 “聰明屋”的衛生間瓷磚由回收的酒瓶制作,木地板選用經久耐用的竹子制造,花園由收集在1135升水桶里的雨水噴灌。此外,露臺由回收塑料制作,屋頂就是太陽能板。 “聰明屋”只消耗傳統住宅不到一半的能量和三分之一的水。廚房臺面和水槽由燃煤的副產品――粉煤灰制成。浴池的水被引入廁所用來沖馬桶。 更妙的是,兒童臥室中有一輛自行車,孩子如果想玩電子游戲就必須先騎車30分鐘給電池...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40
澳大利亞的最新研究發現,原始森林所儲存的二氧化碳,比過去人們估計的高兩倍,也比人工林的儲存量多60%。 《聯合早報》報道,澳大利亞科學家在研究“綠碳”及其在氣候變化中扮演的角色后得出這個結論。綠碳存在于原始森林中,褐碳可在人工林或種植園中找到,灰碳存在于化石燃料,而藍碳在海洋中。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科學家說,人類在應付全球暖化的問題時,低估了原始森林的影響及其綠碳的自然量(biomass)。 澳大利亞科學家在5日公布的報告中說:“在澳大利亞甚至全球,原始森林的碳含量都被低估了,因此,它們的經濟價值和在政治決策中的重要性,都沒有被恰當地反應出來。” 他們說,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和《京都議定書》都沒有把人工林和原始林的碳含量區別開來。如果把原始森林的 碳自然量也計算在內,它的碳含量可以比現有的估計多兩倍。目前,原始森林碳儲量是根據人工林來計算的。 澳大利亞這份名為《綠碳,原始森林碳儲量的角色》的報告說,對森林的不同定義也導致成...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58
西瓜是喜溫性作物,耐炎熱,怕低溫,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都要求有較高的溫度,其最適溫度為25-30℃。同時西瓜還具有較強的耐干旱能力,他的根系非常發達,可深扎入土壤1.5-2米。所以,少雨的年份,西瓜才更甜。西瓜喜歡通氣性良好、吸熱快、疏松肥沃、土層深厚的砂質壤土,這才讓北京大興和新疆成為中國西瓜最有名的產地。 可如今您吃到的西瓜可不一定是“原汁原味”的西瓜了。為了提高產量,西瓜嫁接了。 現在市面上的西瓜,基本沒有正常的,很多是嫁接的產物;要想吃正常從西瓜秧上長出來的西瓜,在北京起碼要等到7月后。嫁接的母體有很多種,葫蘆和南瓜還有冬瓜、瓠瓜、野生西瓜。 用南瓜秧的長得快,結的多,抗寒抗病,零度都能生長;葫蘆接的不抗病,也耐低溫,吸肥力僅次于南瓜,口味比南瓜接的好。據說最好的是瓠瓜。嫁接基本是從剛長出第一片真葉時就做了,所以光從植株上也看不出來。據說南瓜接的秧可以長達數十米,那得接多少個西瓜啊! 您今天吃的南瓜西瓜還是葫蘆西瓜?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42
2004年WWF發表的《LIVING PLANET REPORT 2004》介紹了一項令人鼓舞的節能建筑設計成果--英國貝丁頓零能耗發展項目(Beddington Zero-Energy Development, BedZED)。“貝丁頓零能源發展社區”位于倫敦西南的薩頓鎮,整個項目占地1.65公頃,包括82套公寓和2500平方米的辦公和商住面積,2002年完工。通過巧妙設計并使用可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太陽能裝置、雨水收集設施等措施,英國倫敦南部的貝丁頓社區成為“全球生態球”的典范。它是英國第一個,也是最大的碳平衡生態社區。除了獲得可持續發展獎,BedZED還被列入“斯特林獎”的候選名單。 同英國一般郊區住宅相比,BedZED必要的能源供應則采用太陽能、生物能,實現自給自足,不需要使用石油等含碳燃料,不會向空氣中增加額外的二氧化碳,住戶總能源需求降低60%,熱量需求降低90%,熱水能耗降低57%,電力需求降低25%,用水降低50%和普通汽車行駛里程降低65%,因此稱為“零能源”。除此之外,BedZED還在水處理、廢物利用、綠色交通等諸多方面有著全新創舉,在“不降低生活質量的同時把握好環境界限”方面積累了無數的經驗和得失。1. 零采暖設計 在此小區設計中,為了減少建筑能...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888
據科學家指出,牛羊等反芻動物通過打嗝和放屁的方式排放大量的甲烷,造成了巨大的污染。據英國《每日郵報》9日報道,阿根廷科學家在牛背上綁上一個塑料罐,專門收集牛打嗝和放屁排出的廢氣,供研究之用。 這種新裝置,由通向胃部的氣管把氣體輸送到綁在牛背上的紅色氣罐中。一頭重550千克的牛可排放800到1000公升的甲烷,那么阿根廷三分之一的溫室氣體都要歸咎于牛羊。 據悉,阿根廷是世界最大的牛肉產商,擁有5500萬頭牛。 甲烷會破壞臭氧層,導致全球變暖。而全球10.5億頭牛排放的廢氣,甚至超越了人類交通工具,如汽車、飛機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科學家正致力于改進牛羊反芻系統,尋找減少牲畜甲烷排放量的辦法。附:甲烷與溫室氣體 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GHG) 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燃燒化石燃料、農業和畜牧業、垃圾處理等等都會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 因為地球紅外線在向太空的輻射過程中被地球周圍大氣層中的某些氣體或化合物吸收才最終導致全球溫度普遍上升,所以這些氣體的功...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91
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基地日前從日本引生態農業示范推廣項目“稻鴨共生”項目。 據悉,“稻鴨共生”模式是以水田為基礎,以種稻為核心,以家鴨田養為特點,實行稻鴨共生共長的新型栽培模式。 像這樣的生態農業已經在中國各地不斷地興起、發展。混合造林、立體養殖糧食作物輪作等都屬于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指在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的原則下,總結吸收各種農業生產方式的成功經驗,以生態學、經濟學理論為依據,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在特定區域內所形成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農業。它最早于1924年在歐洲興起,20世紀30-40年代在瑞士、英國和日本等國得到發展。 生態農業的興起源于人類面臨的諸多生態環境問題,如大氣和水體污染日益嚴重、氣候變暖、海洋環境惡化、土壤退化和沙漠化等。為處理和解決人類環境和生存問題,農業生態科學工作者經過長期研究和探索,提出在世界范圍內大力發展生態農業。1972年國際上一個致力于拯救農業生態環境、促進健康安全食品生產的組織――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應運而生,世界各國也相繼制定政策扶持和促進生態農業的健康發展。20世紀60年代歐洲的許多農場轉向生態耕作,70年代末東南亞地區開始研究生態農業。至20世紀90年代,世界各國開始補貼支持生態農業,生態農業用地面積具有一定規模,其產品產值也在不斷增加,從而使生態農業有了較大發展。生態農業發展最快的是歐盟,1986-1...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32
近期,一種名為滸苔的海藻從外海向青島海域近岸聚集,在前海數個海灣淤積瘋長。為了盡快清除這些滸苔,青島全市上下緊急動員起來,展開了一場滸苔殲滅戰。 “這次滸苔來勢兇猛,超過以往歷次。”中科院海洋所費修綆教授介紹說,這次滸苔屬于大暴發,從初步研究的結果來看,主要原因是外來漂浮的澡類在近海聚集造成的,南方有的省雨水較多,養殖紫菜的竹竿、岸邊礁石都是藻類寄生的“土壤”,再加上期的海水溫度和風力都適合藻類繁殖和聚集,為滸苔過度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阿 費教授說,滸苔附著在暗礁和竹竿等環境上的時候,生長最快,在漂浮過程中也不斷長大,而到了岸邊時候,只要環境適宜,也能維持蔓延之勢。同時,由于這種滸苔存活期在一個月左右,在存活期內對環境其實沒有危害,反而可以凈化海水,但在死了后,就會腐爛進而污染環境。 “在國外,這種滸苔還是一種美味,價格不菲呢。”費教授說,滸苔盡管不污染環境,但在景觀上,則遮蔽了海水的蔚藍色,也是一種環境上不和諧,因此要盡快清理掉。 青島市有關部門介紹,這次滸苔災害最大影響面積約為13000平方公里,實際滸苔覆蓋面積約為400平方公里;密集區主要集中在青島―嶗山近海海域,面積約160平方公里。 目前的情況是:嶗山和青島東南海域密集度較大,其他海域密集度有所減少;奧帆賽警戒水域面積共49.48平方公里,有滸苔面積15.8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2.04...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63
極地科學家預言,北極冰正逐漸消融,可能會在今年夏季全部融化,自此,船只只需穿過開闊水域就可以直達北極。 科學家把這一現象視為一個例子,可印證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 危機 資深極地科學家認為,今夏北極冰面完全消融的可能性超過50%,原因是北極多年形成的厚冰已經漂走,由僅在將近1年內形成的大量薄冰取而代之。而薄冰在夏季極易融化。 近幾個星期獲得的衛星數據顯示,北極冰面融化的速度快于去年。北冰洋冰面每年夏季都會融化,然后在漫長冬季里又重新結冰。去年夏季,北冰洋冰面消融速度空前之快,使北冰洋大部分變成無冰的開闊水域,繼而把冰水交界線推向相距北極只有大約1130公里處。 這意味著,今年春季70%的冰形成于去年冬季。 美國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的馬克?塞雷茲博士說:“問題在于,北極如此大面積第一次覆蓋在形成時間僅為1年的薄冰之下。北極冰有50%的可能性會完全融化……薄冰至少70%或全部今夏會消融。” 塞雷茲博士解釋道:“從科學角度看,北極只...
發布時間:
2018
-
04
-
28
瀏覽次數:63